2007年底,咸宁市政府成立了产业集群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促进机电产业集群发展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咸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13-2017年)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智能机电、互联网等绿色新产业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咸宁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机电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在市经信委政策法规科负责人看来:“我市对智能机电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在科学规划上用心,更在政策扶持上用力。”
近年来,市政府与高新区通过建设产业园区、投融资服务、贴息贷款、科技项目、技改项目、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重点支持机电产业集群的发展。
好规划、好政策,关键在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对我们得服务称得上称心、贴心、舒心。”这是在咸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老板们说得最多的线日,国家科技部下发“国科发火[2017]374号”文件,将咸宁智能机电创新型产业集群纳入国家级第三批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名单,标志着咸宁智能机电产业集群建设工作全面升级。
“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对咸宁智能机电产业集群而言,是一次全新的腾飞。”郭冰生说。
我市将通过创新驱动,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五链”深度融合,实施公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共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集聚、产业链提升、企业扶持培育、科技服务、中介服务优化六大重点工作任务,着力打造国家级智能机电产业集群,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
产业规模。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5%。增加利税30亿元,增加就业5000人。
企业培育。集群内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到35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0家,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15家;建设1家示范企业或示范车间,新增国家级、省级品牌2个,新增本土上市企业3-5家(含新三板挂牌企业);新增龙头骨干企业10家,推动企业技术改造150家。
平台建设。建设省级智能机电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级电机、起重机械产品检测中心,推动企业成功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科技研发平台20个。
科技服务。为30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推动100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建立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实现科技成果转化60项。
标准升级。申报国家专利1500项,授权900项,研制国家、行业、团体标准5个,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