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开云体育 开云平台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四机械工业部、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机械电子工业部、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历史变迁,200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
2021年6月,经批准,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电科,成为中国电科全资子公司。
中国电科拥有包括43家公司(47家国家级研究院所)、15家上市公司在内的700余家企事业单位;拥有员工20余万名,其中55%为研发人员;拥有3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持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中电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CETC Network &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简称CENC,中电网通),成立于2017年9月,注册资本人民币30亿元。2019年营业总收入217.15亿元,利润总额17.06亿元。总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托管的五个通信类研究所(7所、34所、39研究所、50研究所、54研究所)及其所属企业,其中有上市公司一家(杰赛科技)。分布在广州、桂林、西安、上海、石家庄、北京、深圳等地的16个园区。
中电网通现有在职职工18000余人,科技人员11000余人,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7名、首席专家7名,省部级以上技术专家人才90余人,研究员360余人,高级工程师2500余人,工程师及其他人员8100余人。具备完整的研究、设计、试制、生产、试验及检测认证能力。
中电网通的主营业务和产品涵盖军工电子、民品产业和国际业务等方面。在军工电子涵盖军事通信、军事测控、卫星导航定位、通信与网络对抗、侦察情报、航天地面综合应用以及天线。在民品产业以通信系统与网络、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空间综合信息系统与服务、智慧信息应用、共用基础产品与高端服务业等业务为主。国际业务方面遍布70多个国家,承担国际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项目。
中电科技集团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电科整合资源成立的区域子集团,拥有中国电科24所、26所、44所三个国家I类军工骨干研究所,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光电子、微声惯性领域芯片、器件、模块技术研发与生产。
公司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省部级联合创新中心,在声、光、电等技术领域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公司有1个上市公司,11个二级控股公司,产业布局分布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截至2021年,员工人数达到5000余人,研发团队硕士及以上占比50%。
公司已成为5G通信、先进传感、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成熟供应商。
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装备”)成立于2013年,是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二所、四十五所、四十八所三个国家级研究所基础上组建成立的二级成员单位,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独资公司,注册资金24.5亿元,注册地为北京市丰台科技园。
电科装备是我国以集成电路制造装备、新型平板显示装备、光伏新能源装备和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的科研生产骨干单位,具备集成电路局部成套和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光伏太阳能产业链整线交钥匙能力。
电科装备现有在职职工6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高级工程师以上人员512人,包括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6人,享受政府特贴专家33人。
中电海康是中国电科核心骨干企业,是智能物联网领域龙头企业和全球化企业。截至目前,全公司员工总数约5.1万人,其中研发人员约2万人。中电海康拥有海康威视和凤凰光学两家上市公司、一家国家一类研究所、多个专业化业务单元以及一个成果转移转化和双创平台,成员单位已达十余家,形成了智能物联网领域较完整的产业布局,涵盖智慧城市、高端存储芯片、数字安防、数字存储、智能控制、机器人、智能照明、光学仪器等业务。2020年中电海康实现营业收入659.93亿元,利润总额148.04亿元,其中,科研投入72亿元(占营收10.84%)。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网安)于2015年5月批准成立,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根据总体安全战略需要,以中国电科三十所、三十三所为核心,汇聚内部资源重点打造的网络安全子集团。
中国网安在密码保密、网络通信、信息安全及电磁防护领域、多个网络安全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旗下拥有包括中国“信息安全第一股”卫士通在内的多家网络安全企业。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电科思仪”)是中国电科集团下属股份制企业,本部位于山东青岛,拥有一支从事电子测量仪器、自动测试系统和器部件产品研究、开发、设计的专业技术队伍,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测试和试验验证能力。
“电科思仪”研发生产的电子测量仪器、自动测试系统、器部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导航、雷达、科研、教育等领域,并为载人航天、探月、北斗、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大飞机制造等国家重大工程提供测试保障,深受广大用户一致好评和信赖。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是1984年规划成立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主要承担我国网信事业的战略研究、体系设计、系统集成和能力交付,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总体研究院,是军民网络信息体系的总体单位。
电科院总部基地位于北京八大处高科技园区,科研办公总面积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12亿元。涞水园区定位为网络信息体系的试验基地、产业基地和保障基地,陵水园区定位为海洋网络信息体系的研发中心、演训中心和保障中心。
电科院先后承担了预警机、某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工程、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数据创新工程、网络信息体系、电科云平台等一大批面向政军的国家重大战略工程总体任务。全院现有职工2000余人,平均年龄不足35岁,本科及以上学历职工占比超过95%。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央直接联系专家3人,博士435人2019年营业收入累计突破55亿元,利润总额超2亿元。
组织机构按照职能分为管理部门、市场部门和研究部门。其中管理部门包括院办公室、委办公室、综合运营处、科技发展处、人力资源处等15个部门,履行各项管理职能;市场部门包括军工发展中心、产业发展中心、国际业务处和能力建设处等4个部门,主要承担业务拓展和市场开拓职责;研究部门包含6个研究所、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2个中心,是最主要的科研力量。
电子科学研究院还拥有北京联海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联海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涞水慧智科技有限公司、新疆联海创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联海创晟科技有限公司和中电科海洋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6家院属企业。
中国电科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电科信息中心、中国电科大学作为中国电科的二级单位,挂靠电子科学研究院管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智能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智能院”)成立于2013年,是央企中首家集团层面的前沿科技创新平台,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总体单位、智能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的核心单位。目前,智能院科研队伍规模达300余人,博士占比逾60%,硕士占比逾80%,其中国家级人才7人,海外人才计划专家2人,省部级专家13人。
2021年底,信息科学研究院、智能科技研究院实现一体化运行,并作为牵头单位陆续获批组建“智能系统认知与决策创新中心”、“微系统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中国电科第三研究所始建于1960年,是我国唯一从事军民电视电声技术研究、生产制造、系统集成、行业服务的专业研究所。地处北京电子城科技园区,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拥有军用领域国内最大、性能最优的全消声室、半消声室和国内领先的环境试验室、风模拟测试试验室;现有职工1065人,35岁以下占比60%,中层干部平均年龄40岁,硕博占比48.3%,持续深化人才强企战略,促进高质量发展。
经过60年发展,三所已经从一个无线电接收与电声专业所,发展成为拥有空气声探测感知、水下侦察监视、次声探测、要地防护、光电侦察跟踪、声学传感器、显控系统、会议系统、视声信息系统、专显设备等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现代化企业。
中电天奥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电天奥,英文简称CETC SPACEON CO.,LTD)2019年6月成立,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独资控股,在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十研究所(以下简称十所)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十所1955年于北京成立,1957年迁址成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
中电天奥目前共有职工5053人(含劳务派遣58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6人,博士、硕士学历职工占比35.01%,中级职称以上职工占比65.58%。公司总占地面积1600余亩,目前为四点布局,分别为十所本部,成都市高新西区天奥科技产业园,西南地区电子试验外场辅场,双流产业分园。
公司现有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成都天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天奥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天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四川天奥空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网络工程分公司、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高新航天分公司等多家下属公司,是中电天奥民品产业的发展平台,目前主要从事空天信息应用与服务、国家和公共安全大数据应用、时间频率、测试测控、校准检测技术服务等业务领域工作。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以下简称“十一所”),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电子元器件和材料研究所。60多年来以整个专业调出方式分迁、援建了13个电子专业厂、所,1958年建立红外技术研究室,1964年建立激光技术研究室,1970年经国防科委批准,研究方向全面转向以固体激光和红外技术为主的光电技术研究。目前,十一所是我国唯一拥有激光、红外两大专业,集科研、生产、服务保障于一体的综合性光电技术研究所。
十一所现有职工1400余名,现有高级职称以上员工200余人,2019年5月30日,十一所迎来国有企业改革新的里程碑,以十一所为基础成立了中电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全面实现光电子领域的自主可控”为主责。
中电科真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7月,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组建,以网络信息体系建设为统领,成为世界真空电子学领域的创新引领者和一流企业。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始建于1957年,主要从事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研发制造,是真空电子学领域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所和产品供应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1956年始建于北京,1963年迁至河北石家庄,是我国规模较大、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结构配套齐全的创新型、综合性半导体核心电子器件骨干研究单位,是我国重要的高端核心电子器件供应基地、半导体新器件新技术创新基地。
2020年实现收入81亿元,连续9年集团公司考核A级。十三所现有员工7000余人,其中,中、高级技术职称577人,集团首席科学家2人,首席专家3人。十三所拥有所本部和西区两个科研生产区,总占地面积1500亩,拥有4大事业部、5个创新中心、12个控股公司,拥有9条国内先进的研制生产工艺线。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是中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先后直属于第二机械工业部、国防部十院、第四机械工业部十院、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2002年起归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十四所形成了一个军品产业平台——所本部和一个民品产业平台——国睿集团。十四所在60多年的自主创新发展中,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共有职工8500多人(含公司)。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8人。
中电太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电科太极”)是专注于国家和国防信息化的专业子集团,总部位于北京,主要从事计算机和应用系统研制、大型信息化工程总体设计与实施,致力于成为“安全可靠的国家和军队数字化总体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
电科太极是国有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等优质产、学、研资源,目前已形成北京、西安、上海、武汉、贵阳、深圳、海南等多地协同的区域布局,在职员工8800余人,服务客户遍及国防、政府、公用事业、公共安全、国民经济重点行业,以及东非、中欧为代表的 “一带一路”沿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18所】
自1958年建所以来,十八所先后开展了硅太阳电池、砷化镓太阳电池、锌银电池、镉镍和氢镍蓄电池、锂电池、热电池、海水电池、密封铅酸蓄电池、燃料电池、温差发电器及温差致冷组件和由太阳电池、蓄电池、电子控制器构成的电源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先后研制和生产出50多个系列、1000多个品种规格的电池产品,其中大部分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部分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各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中电科西北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电西北)位于古城西安,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的大型国有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核心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又名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简称二十所)是我国军工电子大型骨干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10月,曾直属于四机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信息产业部等中央部委。
、产品研发与生产以及电子信息系统工程设计与系统集成等业务,是一个配套完整、设施齐全、具有科学研究、开发设计、批量生产、质量控制、信息管理、销售服务等综合功能的技术实体,是我国
主要从事各类微特电机与组件的研究、开发、试制、生产,累计研制各类微特电机和组件4000多个品种,目前正在研制和生产的产品分为15大类、980多个品种规格,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电子等领域;并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开发工业、信息、交通、医疗和家电等领域的民用电机和组件
河南省新乡市,在青岛建有分所,在北京设有“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满洲里、重庆、广州等18个城市以及南北极等六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常年电波环境观测站,构成国家唯一的电波环境观测研究网。22所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雷达、通信、导航、测控、遥感、航天、频谱管理、广播电视、无线电干扰协调、石油测井等领域,形成了电波技术、天线技术和石油电子三大系列支柱产业和上百种产品。
所本部、中电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组成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以测控与雷达系统事业部、光电系统事业部、无人平台与防御系统事业部、信息系统测评为主体的军品
中电莱斯设有总体论证与设计、创新研究、共性技术产品研发、集成试验等科研中心,系统工程、系统装备等事业部和各领域研究部,并控股莱斯信息、溧阳公司、莱斯电子等公司。在职职工5400余人,国家及省部级各类专家158人、研究员级高工180人、博士252人、硕士2617人。占地面积1004亩。
民品公司在电磁空间安全、物联网高端制造、低碳经济产业领域积极探索,已取得初步成效。
三十六所现有员工2100余人,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科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等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的带领下,历年来共取得科研成果400多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等14项,省部级181项,专利申请730余项。>
电子信息高科技研究所,拥有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俄罗斯新技术研发中心、中国电科浮空平台研发中心、安徽省汽车电子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公共安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北斗卫星导航重点实验室、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
中电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材料公司),于2019年3月28日在
电科2所控股的山西烁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电科13所控股的河北普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科46所控股的中电晶华(天津)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及电科55所控股的南京国盛电子有限公司构成,同时托管电科46所
。材料公司现有员工1734人,中高级职称占比30%以上,其中集团首席科学家1人,首席专家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2人,博士50人。
建所以来,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的多种微机系列电路、存储器电路、AD/DA转换器电路、54/74系列数字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抗辐照加固集成电路、厚膜混合集成电路和微系统模块等。
嘉定,、土地面积126.13亩,分所本部、制造基地以及整架调试场三大区域,分别位于嘉定区南翔镇沪宜公路185号以及南翔镇惠平路1151号。研究所共设12个职能部门,8个技术部门以及2个生产部门,并有下属二级控股公司2家。研究所按照“军品立所、民品强所”的发展思路,发展军品同时,51所大力开拓波导及元器件、微波模块、通用仪表、轨道交通信号传输系统等民品市场。下属中电科微波通信(上海)有限公司,2012年成功引入战略者,为下一步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三研究所(以下简称53所)创建于1980年,是中国电科下属的二级事业成员单位,所区位于
。这里承接了“京津冀一体化”、“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系列国家战略,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最前线。作为国家一类研究所、专业总体单位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53所是专门从事
53所总占地面积1200余亩(其中天津新院区837亩)、科研生产建筑总面积30万平方米、职工13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拥有一支多专业、跨学科配套的高层次科研生产人才队伍。53所在我国光电工程基础研究和应用领域
承继了五十五所60多年的积累积淀,国基南方在一、二、三代半导体领域建立自主发展体系,形成了从设计、工艺,到封装、测试,从材料、芯片到模块的完整技术体系和产品链,研制的核心芯片和关键元器件广泛应用于海陆空天各型装备中。聚焦主业发展民品,形成了射频电子和功率电子
北京电科国际大厦,目前已形成以区域总部、事业部、海外办事机构、海外分公司为一体的海外营销网络,与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合作。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积极向上的贸易、技术和服务团队,同时依托中国电科700余家企事业单位,营销服务网络辐射全球。下属5个子公司,在上海、深圳、武汉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出资设立中电科国元(北京)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电科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中电科(成都)股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中电科国投创业管理有限公司、中电科(北京)园区发展管理有限公司、中电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电科核心技术创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7家控股或相对控股子公司,另有五十余家以退出为目的的参股公司,逐步形成了覆盖中国电科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业务布局。
1998年,公司与原主管机关脱钩,列为中央企业,移交中央企业工委管理。2003年,公司作为中央企业,转由国资委直接管理。200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公司设立以来,承担了为国家专业部门提供采购服务的任务,参与了军用航空发动机原型机、电子战数据库、军用飞机通信、导航、火控系统配件、潜艇温控大修包、多普勒雷达核心技术、特殊芯片
电科数字拥有32所及10家下属公司,包括中电科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上海柏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电科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华诚金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长江计算机有限公司、上海亚太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上海长江智能数据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华元创信软件有限公司、中电科拟态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拥有员工近6200余人,从事军工业务约1400人;拥有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白俄罗斯国立信息技术与无线电电子大学联合研发与教育中心、欧洲(奥地利)研发中心、上海市拟态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一网统管”市域物联网运营中心、重庆邮电大学量子信息技术联合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计算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电科数字营业总收入102.43亿元。>
法国泰雷兹公司、美国柯林斯宇航公司成立两家合资公司,并承担了C919、MA700、AG600等国家重点民机型号任务
奥地利钻石公司飞机生产线年成功取得民航局颁发的飞机生产许可证,是国内首家以国外型号合格证为基础取得中国生产许可证的飞机生产制造企业,目前公司生产的DA42系列飞机在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
中科芯具备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封装、可靠性、应用支持等完整的产业链,主要研发CPU、DSP、MCU、FPGA、MEMS、微系统等十大类1000多种产品。>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之一,该项目的组织实施对于保障核心安全、拓展国家战略利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度重视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重大项目(以下简称: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依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有关要求,于
(以下简称:天地网络公司或公司)。2018年8月,中国电科组正式宣布天地网络公司领导班子任命,公司开始实体化运行,目前公司注册资金20亿元。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简称“战略中心”)隶属于中国电科集团,是
服务于国家军工电子领域、电子信息行业和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研究咨询新型智库
。战略中心以全面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为己任,围绕国家、军队和电子信息行业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积极发挥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桥梁作用,为国家机关、军队、行业主管部门、集团总部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众多高质量的专业咨询服务,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稳步提升。
智慧院立足于深圳、福州、嘉兴三个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建设,形成了顶层设计架构和标准体系、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通用功能平台、网络空间安全产品等一系列阶段性成果。41中电科能源有限公司【天津-18所】
中电科能源有限公司(简称“电科能源”)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科”)设立的全资电能源产业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注册地天津市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公司
。主要业务涉及武器装备特种电能源、高端消费类电池以及储能电池与控制系统等。电科十八所天津蓝天太阳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对中国电科集团进行概要介绍,供各位找工作的同学参照,中国电科是我们电子、通信的国家队,涵盖各地众多院所,而且因其在通讯、电子行业,待遇相对于航空航天有很大提升,29所、14所等核心院所待遇很好,甚至有人与互联网、华为相提并论,且旗下上市公司海康威视、国睿科技等在行业内都是领头羊,待遇也很好,对于应届毕业生是很不错的选择。
10年老国企人应邀而来,我把题主问的问题详细做了下整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中电科拥有包括47家国家级研究院所、17家上市公司在内的700余家企事业单位;拥有员工20余万名,其中55%为研发人员,涵盖了电子信息、通信、网络安全、航空航天、智能装备等多个领域,央国企的组织架构在各自企业官网就能看到,我为大家汇总一下中电科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各子公司和研究所。
3. 航空航天类子公司:包括中国电子科技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航天信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航空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4. 智能装备类子公司:包括中国电子科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智能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等。不同子公司的涉及领域不同,所以在招聘时可能会对专业要求不太一样,大家报考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这个问题。二、中国电科有哪些研究所中电科下设多个研究所,涉及电子信息、通信、网络安全、航空航天、智能装备等领域。以下是部分研究所的介绍,大家可以看看了解一下:
中国电子科技第十二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位于北京,主要从事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光通信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中国电子科技第十三研究所:成立于1965年,位于深圳,主要从事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密码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中国电子科技第十四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位于南京,主要从事航空航天电子技术、导航与控制系统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中国电子科技第十五研究所:成立于1967年,位于北京,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智能装备、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三、中国电科的组织架构中电科的组织架构主要由集团层面的领导班子、各子公司及研究所组成,集团层面的领导班子包括董事长、总经理及各部门负责人,关于集团的领导班子,中电科官网可以直接看到:
4/1592547/index.html各子公司及研究所根据业务领域和研究方向设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和研究部门(下图是各研究所的组织架构)。>
四、中国电科的待遇怎么样
终于到了大家最最最关心的问题,中国电科的薪资待遇怎么样,我把收集到的一手信息汇总了一下,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在中电科各个研究所中,待遇因地区、研究领域、职位等因素而有所差异,位于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的研究所待遇相对较高,本科生综合年薪在13-18w,硕士生综合年薪16-25w。
不过在中电科从事研究领域前沿、具有高度创新性的研究所,如第十三研究所(信息安全领域)、第十五研究所(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领域)等,其薪资待遇会更好,据朋友说十三、十五所里有人能拿到年薪30w+,待得久还会更多,补贴也很多,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公积金也交的多,总体来说对于刚毕业的应届生还是很友好的。
中电科待遇虽好,每年都是应届生眼里的香饽饽,但应聘压力大,如果有想报考中电科的同学,建议要提前备考,我为大家准备了一套《央国企笔试资料》,里面有行测、真题和模拟题,有需要的点击下方小卡片哦~a关于中国电科就分享这么多吧,想要报考中电科的人要加油复习啦!祝你早日上岸!
2所(2/45/48已合并为电子装备公司) 西北电子装备技术研究所 太原
10所(天奥) 西南电子技术研究所 成都 中电天奥 包括五大领域,航空电子,通信数据链,航天电子,情报侦查,敌我识别
12所 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 中电科线所(国基北方) 河北半导体研究所 石家庄 中电国基北方 综合性微电子研究所
14所(中电国睿集团)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雷达总体 中国雷达的发源地 海之星
23所(与14所合并为国睿) 上海传输线研究所已合并为重庆声光电公司) 四川固体电路研究所
28所(中电莱斯信息系统集团) 南京电子工程研究所 作战指控系统 主攻作战指控系统
38所 (四创)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1988年贵州都匀迁合肥) 雷达总体,14所的主要对手
39所 西北电子设备研究所 西安 天线所合并为仪器仪表公司) 蚌埠接插件继电器研究所
41所(仪器仪表) 华东电子测量仪器研究所 (1982年陕西凤县迁蚌埠) 科研在青岛
54所 (网络通信:7、34、39、50、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54)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 综合
55所(中电国基南方集团) 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 微波功率半导体 国家重点电子器件及应用研究所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