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10月22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对2022年广东省(不含广州、深圳)申报享受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核查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10月24日—10月30日。
据悉,经资料审核和现场核查,珠海智融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芯动云计算中心有限公司被认定符合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条件,可以享受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智融科技是一家专注于电源管理芯片领域的数模混合芯片设计企业,主营业务为电源管理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芯动云计算由芯动科技100%持股,后者是一站式IP和芯片定制企业,聚焦计算、存储、连接等赛道。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提出,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和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企业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国家鼓励的重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接续年度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集微网消息,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深圳市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推动深圳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及“国际软件名城”。
《若干措施》包含明确软件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布局软件产业发展空间、强化软件人才集聚效应、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大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加大资金保障力度等重点内容。
重点支持云计算、物联网、车载、移动终端、嵌入式等操作系统及配套工具集,分布式、混合事务分析处理等数据库,高性能高可靠中间件,数据备份、灾难恢复、工业控制系统防护等安全软件。围绕离散制造业及流程制造业,重点支持计算机辅助设计、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等研发设计类软件,制造执行系统(MES)、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等生产控制类软件。加快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软件技术研发。
重点支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平台软件。支持小程序、快应用、低代码、原子化服务等新型轻量化平台发展。面向、建筑、能源、交通、口岸、医疗等重点行业,重点支持核心业务系统、建筑信息模型和城市信息模型、智慧能源管理、智慧交通管理、智能通关、智慧医疗等应用软件。
支持软件企业联合用户单位、高校院所,围绕我市软件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通用技术的协同攻关,给予项目承担单位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资助。经市政府认定的悬赏项目、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按审定总投入给予全额资助。支持软件企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组织实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主要性能指标取得突破的新产品应用推广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不超过审定总投入的5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对基础软件、工业软件领域的国家级和省级重大项目给予资金配套。
支持建立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快速预审机制,提供快速受理、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为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申请相关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提供绿色通道。支持开发和应用正版软件网络版权保护技术,推动软件正版化。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宣传力度,严厉打击重复侵权、故意侵权等违法行为,实施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和失信惩戒。
鼓励院校加快软件类学科建设,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对经国家部委评定的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加大资金保障支持力度。鼓励软件企业、工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院、技术学校等合作,共同编制基于自主核心技术路线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信息安全等软件教材,开展软件教学、人才资质认证,合作建设软件实训基地等,培养既懂行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不超过审定总投入的50%,分阶段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深创新创业,对承担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重大技术攻关的核心团队,给予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财政资金支持,对顶尖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鼓励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或研究机构培育引进国内外院士、科学家、核心技术领军人才等,为外籍软件人才办理工作许可证和工作居留证提供“一站式融合服务”。对我市重点软件企业的骨干软件人才,根据其上年度对我市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贡献给予创新人才奖励。支持建立以企业自主评价为主的软件人才评价体系,对获得产品经理国际资格认证(NPD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分析师等资质认证且符合一定条件的骨干软件人才,给予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安居保障等专项优惠政策。
制定《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名录》并动态更新,加大对重点软件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专精特新”“独角兽”等软件企业培育发展。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对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50万元、300万元奖励。对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及增速达到一定标准的,按营业收入增量的一定比例给予阶梯式奖励。鼓励工业企业成立数字化技术中心,享受企业技术中心同等优惠政策。支持大型企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软件业务剥离并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软件企业。
鼓励企业基于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名单内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开发框架等重大开源项目开展产品和服务的研发推广,对达到一定应用规模、在全球开源体系中有影响力的予以资助。支持相关商业发行版公司在深发展,对其发行版软件产品及服务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按审定销售额的3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鼓励企业采购相关芯片模组等,开发生产相关智能终端产品,按其产品产量分级分类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支持企业采购相关软件和终端产品,对符合条件的用户单位按不超过采购额的3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支持工业企业、软件企业、各类院校使用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组织开展工业软件应用试点。对符合条件的试点项目用户,按经审定的软件委托开发服务费(购置费)及交付后的咨询服务、二次开发升级、适配测试、人力成本等总投入,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的资助。支持推广应用软件云服务及低代码产品,对年度云服务或低代码产品采购额达到一定标准的用户单位,按审定采购额的3%—10%,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资助。
充分发挥市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吸引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成立深圳市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基金。探索研究软件云服务税收优惠政策。将我市重点软件企业列为深圳市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补偿对象,对其产生的符合条件的贷款项目给予相应标准的风险补偿。落实“星耀鹏城”计划,对完成股改和上市辅导且成功上市的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企业和开源商业化软件企业,给予最高不超过400万元资助。
集微网消息,10月24日,《西安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提出聚焦建设全国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支柱产业多元并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有力支撑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实现产业强、企业强、创新强、品牌强、融合强的发展目标。
《规划》明确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做智做实新兴产业、做全做优生产性服务业等发展重点。
集成电路。依托三星、美光、华天、奕斯伟等企业,充分发挥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等专业机构作用,积极发展集成电路设备及材料研发生产、集成电路制造和封装测试产业。依托西安克瑞斯、紫光国芯、西岳电子、源杰半导体等企业,加快推进网络通信、存储器、传感器、物联网等专用芯片的设计与产业化,持续提升西安集成电路设计规模和水平。整合现有科研院所及高校资源,联合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积极推进SiC、GaN等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智能终端。依托比亚迪电子、中兴通讯、创维、华勤等企业,积极引进关键芯片、摄像头、天线、触控面板等相关配套企业,做大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加快构建更为完善的智能终端产业链供应链。发挥华为西安研发中心产品研发优势,加快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发展新一代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智能设备、家用智能终端、虚拟现实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和设备。
电子元器件。依托西京公司、西安炬光、西安派瑞、中航富士达等企业,大力发展满足高端装备、应用电子、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需求的核心基础元器件。突破微机电系统(MEMS)微结构加工、高密度封装等关键共性技术,加快传感器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开发下一代电力电子器件,支持典型领域推广应用。加快针对移动终端的新型电连接器、毫米波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研发,尽快实现产业化。
新能源汽车。依托陕汽、比亚迪、吉利等企业,重点发展新能源商用车、轿车、SUV等整车制造。支持比亚迪围绕新能源汽车开发新产品,持续巩固优势地位。支持陕汽在渣土车、垃圾清运车等领域开展纯电动汽车研发,不断占领新的市场。引导整车企业开展氢燃料汽车技术研发与产业推广应用,支持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重点技术研发,布局氢燃料发动机、控制系统、电堆、质子交换膜等方向重点项目。鼓励延长、陕煤、华秦等企业,在制氢装备方面深入研究,打造制氢、储氢、运氢和氢能利用产业体系。支持吉利加快混合动力版、纯电动版“星越L”产品布局,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依托西北有色院及西部超导、西部材料、陕西斯瑞等企业,重点发展钛、镁、铝等轻质合金结构材料,钛和镍基高温Kaiyun 开云合金材料,钨钼、稀土等稀贵金属功能材料,锆合金等核能新材料以及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纤维等,建成国内重要的有色金属深加工基地,形成以钛材为主的较为健全的有色金属工业生产体系。加快建设西部超导产业创新中心、欧中生物科技产业化等项目,掌握一批精深加工技术和衔接下游的工程化技术,推动一批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的应用,实现重点大宗材料产品的高性能和高附加值,完善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依托华为全球技术西安创新中心、中软国际,开发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开发工具等关键基础软件。发挥中兴、华为、紫光国芯等龙头企业集聚效应,打造器芯协力的人工智能产品体系。高标准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人工智能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挥各类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作用,持续输出人工智能核心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加快软件、硬件、机器人、运载工具、智能终端、智能安防等领域的产品研发,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谋划布局区块链、量子通讯、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培育新增长点和新动能。加快区块链产业化进程,支持骨干企业开展区块链平台建设。加快量子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布局,打造量子科技示范区,探索量子技术各领域的应用。加快推动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开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发挥西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的优势,加快软件新城和重点软件园区建设。围绕制造业关键环节,重点支持高端工业软件、新型工业APP等研发和应用,发展工业操作系统及工业大数据管理系统,提高工业软件产品的供给能力,强化软件支撑和定义制造的基础性作用。
此外,《规划》还规定了实施支柱产业“倍增”计划、持续推动创新发展、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深入实施两化融合、全面推进融合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等主要任务。
依托三星、中兴、比亚迪电子、创维等12户龙头骨干企业,以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传感器等重点产业链提升为牵引,以三星闪存芯片、奕斯伟硅产业基地、比亚迪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创维智能家居生产基地、“一带一路”临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为支撑,打造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倍增,到2025年,产值规模达到3500亿元。
依托陕汽、比亚迪、法士特、西安吉利等10户龙头骨干企业,以重卡、乘用车(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链提升为牵引,以陕汽重卡扩能、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扩能一期和二期、众迪新型动力电池等重点项目为支撑,打造汽车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规模倍增,到2025年,产值规模达到4200亿元。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在电子信息制造、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实施产业创新链工程,在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加工、航空航天等方面实现关键环节技术突破。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支持空天动力研究院、光电子先导技术研究院、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先进稀有金属材料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和西部科技创新港等创新平台建设,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围绕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领域,鼓励三星、陕汽、西电、陕鼓集团、比亚迪、法士特、西飞、中兴、隆基、西北有色院、杨森等优势企业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战略合作,推动优势资源集聚,加快培育一批五百亿级和千亿级“领航企业”和主业突出、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品牌优势明显的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制造业企业,推动企业上市和“走出去”,走资本化和国际化发展之路。
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强化示范引领和政策支持,引导企业专注细分产品领域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着力培育一批行业地位突出、技术领先、发展潜力大、符合产业导向的细分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鼓励成长型中小企业做大、做优、做强,培育一批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优质中小企业,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按照成长层次建立创新性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库,聚焦一批成长性好、创新意识强、发展潜力大、技术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高、质量效益优的高成长中小企业,加大培育扶植力度,实施跟踪辅导,帮助解决困难,引导中Kaiyun 开云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集微网消息,10月24日,无锡高新区与无锡学院进行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同时,无锡传感网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营公司揭牌。
仪式上,无锡传感网国家大学科技园与无锡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协会进行了合作签约。
无锡高新区官方消息显示,下一步,无锡高新区将与无锡学院将紧扣高新区重点产业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效整合无锡学院乃至相关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智力资源,打造一批创新合作平台,夯实传感网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智力支持,服务高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集微网消息,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消息显示,丽水中欣晶圆董事长贺贤汉表示,丽水中欣晶圆外延项目预计于10月28日基本竣工,下个月把设备运入现场。
据悉,丽水中欣晶圆外延项目总40亿元,是日本Ferrotec集团继中欣晶圆杭州项目之后单体在中国的第二大项目,将在经开区首期建设年产120万片8英寸(以特殊需求外延片为主)、年产240万片12英寸外延片,未来可扩产至8英寸年产240万片、12英寸年产360万片。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丽水中欣晶圆大直径硅片外延项目是2022年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以及2022年丽水市重点建设项目。
集微网消息,近日,据浙江嘉善县人民政府网站披露,致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瞻科技”)建设的新能源车用碳化硅半导体电控器件项目工厂内部正在调试设备,预计将于11月中旬正式开工。
今年2月,浙江省嘉兴市姚庄镇与致瞻科技在上海致瞻科技总部举行新能源车用碳化硅半导体电控器件项目签约仪式,项目主体公司为致瞻新能源(浙江)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各类新能源车用碳化硅半导体电控器件,总10亿元,其中一期5亿元。
目前,一期项目今年3月进场施工,租赁22000平方米厂房,达产后产值预计3亿元。未来,公司计划新增用地60亩,建设二期厂房,一期、二期全部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体育 开云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开云 开云体育官网